箴言&艺术(Des Mots & Des Arts)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巴黎本土的文化传播媒介与艺术项目游览机构。这种新概念的文化艺术公司为巴黎注入了新鲜的艺术活力,并为大众走进艺术、认知艺术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作为生长在巴黎的两位年轻人,热爱艺术的莫嘉娜和商校出身的洛儿一拍即合,将她们精心规划的艺术活动推荐给每一位大众,每月30余个不同形式的艺术活动,包括艺廊参观(含解说)、艺术史课程、博物馆观展、艺术家作坊参观、艺术之夜派对、艺术家对话等,令箴言&艺术成功地获得赞誉,并在各种活动组织中与博物馆、基金会、艺廊、艺术家协会等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箴言&艺术作为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者会向我们展示怎样的创新艺术规划理念?在午后巴黎惬意的咖啡厅我们将与莫嘉娜和洛儿开启这场绚丽的“巴黎之约”。
艺·视·界杂志(以下简称艺):两位是怎么想到要一起创立这样一个推广艺术活动的公司呢?是什么契机让你们有了这个想法?
莫嘉娜(以下简称莫):我在索邦大学学习了5年的艺术史课程,之后通过在画廊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洛儿是埃塞克商学院(ESSEC)毕业,并在金融行业工作过。我们两人从初中时就相识,彼此希望各取所长在一起干一番事业,所以在2012年时,我们共同创立了箴言&艺术。起因其实是我和洛儿在一次讨论中总结了现在巴黎艺术活动中的一种缺失,尤其是在当代艺术领域,一种信息传递的缺失,在大众与艺术家、艺术专业从业人员之间沟通和交流的缺失。由于我之前在画廊工作过,所以经常会遇到一些客人对专业人士给出的答案和解读并不满意,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艺术熏陶,不能完全地理解艺术家想要营造的境界和氛围。于是箴言&艺术应运而生,它的角色是充当大众和艺术创作者之间的桥梁,为大众提供一个更接近艺术的机遇。我们从推出画廊陪同参观开始,并逐渐开展了大型展览、博物馆、巴黎遗产地的陪同参观服务;我们还为大众提供玛黑区画廊艺术史课程以及讲座等,每周都有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包括当代艺术、大型展览讨论等主题,而每一年的课程都是一个整体的体系,能够让学生对艺术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我们的讲座课程也会选择在一些艺术机构例如皮尔·卡丹艺术中心,并选择相对大众化的主题。感兴趣的客人会直接在网上注册,亦可以团体报名,通常只要还有剩余名额,报名时间没有限制,团组人员在20到25人之间,这些网上预订的门票可以帮助客人越过长队直接入场。 洛儿(以下简称洛):从去年1月份开始,我们推出了箴言&艺术会员卡,持有会员卡的客人可以从箴言&艺术当年推出的所有活动中自由地选择喜爱的10项。我们尝试着通过组建会员的形式来创造一种团体氛围,并通过深入地交流来丰富活动的本质。会员们除了能够优先选择10项活动之外,还享有参加我们为会员专门举办的两场晚会的特权,这些晚会均是围绕一个艺术主题而展开的,像是艺术家作坊参观、主题展览参观等。 艺:箴言&艺术的主要客户群体是法国人吗?外国客户群体的比例是怎样的?你们是怎样与外国的客户群体进行交流的? 洛:目前来说,网络平台上的主要客户群体是法国人和法语区客人,我们吸引的主体还是放在了法国。但是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地拓展海外市场,我们将重点开发英语、汉语和西班牙语的陪同参观讲解服务,并希望为更多想要了解巴黎艺术和文化的海外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
艺:箴言&艺术为大众、企业和机构提供定制服务,具体的服务内容分别是什么?
莫:我们现阶段的两个重要的合作伙伴:杜博伊画廊(Galerie Duboys)和法维莱河画廊(Galerie Rivière Faiveley),是我们进行艺术史课程和讲座的地点。我们同样与雅克马赫-安德烈博物馆(Musée Jacquemart-André)合作推出临时展览参观、家庭团组参观服务,并将在未来推出游客团组参观服务。我们也成功获得了巴黎市政府的一个竞标项目并在去年组织了所有的圣-雅克塔(la Tour Saint Jacques)的参观游览。我们今年同样会在6到9月份组织圣-雅克塔的参观活动。 洛:为了能够为大众提供更多机会到巴黎的博物馆参观,我们也在不断地和其他一些文化艺术组织者取得联系,并希望能够推出更适合大众参观游览的艺术文化项目。私密参观场地和未来的发展合作伙伴也是我们即将发展的重点。 艺:到目前为止,哪些活动的组织是你们觉得最成功的? 莫:我觉得目前为止是我们组织的圣-雅克塔参观活动。 洛:的确,从此项活动的参与人数和组织频率上来说,这是我们目前为止组织的最有成就的活动,有超过5000人次在短短几个月内相继参与了这项活动。因为目前只有我和莫嘉娜两个人在组织各种活动,而如此大规模却又相对集中的活动安排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除了要统筹规划各种活动和安排,对于公司的日常事务、与合作伙伴的沟通、对招聘人员的培训以及对公司的活动宣传和所有项目的跟进都需要我们亲力亲为。 艺:你们是怎样选择和雇佣参观活动中的讲解人员,或者是课程的讲师的呢? 莫:我们选择的标准基本是一致的,几乎所有的讲解人员都至少拥有艺术史研究生的文凭。对于所有的筛选,我们都会先安排一个口语面试之后再进行实地讲解面试。通过在画廊或者博物馆进行实地讲解面试,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对方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与参观者的交流、沟通、应急等多方面综合能力。我们通过这种细致的把关,将自己置身于客人的位置,从而筛选出最符合我们要求的讲解人员。这种类型的筛选是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的,但是我们始终坚持用这种方法来招聘最优秀的讲解和服务人员,并将服务的品质放在第一位。现在一共有15位左右的高质量讲解人员一直在和我们合作。 洛:在和我们合作的这些人员中,有一半的人是双母语,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够不断地找到更多更具备综合实力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在外语的应用掌握和艺术背景知识的掌握上。 |
艺:你们已经开始筹备2016年的活动了吗?箴言&艺术当下最具可能性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洛:就像我们刚才有提到的,当下是希望能够开拓我们的海外市场,吸引更多的外国客人。我们的双母语讲解服务人员从今年开始可以接待在巴黎旅行的5到6人小团组。对于这些小型团组,我们组织的参观活动会比以往的更具个性化和私人性。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也会大力发展为公司定制的私密艺术之夜活动。例如,我们曾经为空中客车公司组织了一场以“风景”为主题的艺术之夜晚会。原有的摄影“风景”主题是很传统的景观,但是摄影师们为了给予作品更当代化的特色,重新改良了作品,为其添加了很多当代艺术的创作元素。这项创新令当天的晚会妙趣横生,30余为员工在发现他们原以为的传统风景作品“大变样”了之后,纷纷拍手叫绝,愉快地接受了我们准备的这份惊喜。当晚,我们也安排了精致的鸡尾酒会,艺术与酒令在场的每一位员工满意而归,使得这场公司的私人聚会完美收官。
莫:可以说组织公司晚宴这种形式的活动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公司会对组织员工参观展览、画廊或者举办员工晚宴这些活动非常感兴趣。
艺:箴言&艺术作为艺术展览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者会为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推荐巴黎的展览场地以及提供其他的展览服务。例如在与巴黎双十画廊的合作中,有为中国的艺术家们推荐“科米纳艺术空间”作为展览场地。在这方面,箴言&艺术又是具备了怎样的特殊优势呢?
莫:我们推出为合作机构提供展览场地咨询以及其他的展览活动服务是基于近年来我们在组织艺术活动中所积累的与大众交流的经验。我们将为整个展览的场地选择、布置、作品解读和宣传推广提供全面的服务,并根据大众对艺术展览的需求来打造完美的作品呈现模式。例如和巴黎双十画廊的合作,通过对艺术家诉求的理解,我们选择了坐落于玛黑区,艺术氛围浓厚的“科米纳艺术空间”(Espace Commines)作为展览场地。无论是从面积、灯光、格局还是到地点、规格、影响力,它可以很好地烘托高品质艺术家的格调和品位,并同时能够完美展现艺术作品的特色。作为巴黎市内低调奢华的典范,“科米纳艺术空间”绝对是符合中国艺术家需求的首选。我们希望通过提供此项服务来增强我们的品质和信誉度,并提升我们品牌的认知度,并向更多的海外艺术家展现一个巴黎本土艺术活动组织公司的多种可能性。
艺:在与客人的接触中,你们总结的大多数客人的特征是什么?
莫:客人们多数对正在进行的展事感兴趣,大家希望参观的也大多是大型展览。不过客人们也对徜徉于巴黎的大街小巷十分感兴趣,很希望去探索巴黎的古建筑、古遗址。
洛:在巴黎探索文化古迹确实是特别吸引人,我们每个月都会推出这种类型的活动,大概占了我们推出的所有类型活动的20%。更准确地来说,这种走在巴黎老街区的探索之旅会令一个建筑或者一个街道都显得充满魅力。例如我们推出的一个巴黎20区的游览行程,起始于梅尼蒙街区(Ménilmontant)结束于沙罗纳老城(l’ancien village Charonne),即使是一位老巴黎人,都会在行程中发现从没走过的街道和从未见过的建筑。我们今年也顺势推出了针对探索巴黎教堂的行程。我们为客人提供每个月发掘一所教堂的活动,例如圣·叙尔皮斯教堂(Saint Sulpice)、圣·尤斯塔奇教堂(Saint Eustach)、圣·奥古斯丁教堂(Saint August)…….我们也推荐给客人游览拉丁区老城、玛黑区老城以及充满艺术气息的蒙马特艺术家村和圣日耳曼艺术区等特色的游览活动。
莫:在我们的客人中,也有一些只对当代艺术感兴趣的群体。虽然所占比例不多,但是我们仍旧尝试全力满足客人的需求。
洛:我们也会针对客人对当代艺术的需求而组织一系列当代艺术主题的活动。例如在这周,我们的一位合作讲师,尼古拉,就会对比利时当代艺术专门开讲授课。
艺:巴黎这一地理位置是否对于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关键?对于海外的艺术家而言,巴黎艺术之都的地位会为他们带来什么?
莫:是的,巴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里的文化艺术氛围是其他地点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卢浮宫作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是接待游客最多的博物馆;每一年新的博物馆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例如在2014年年末,路易威登基金会正式对外开放,同年毕加索博物馆也重新整修向公众开放……
洛:在巴黎,我们还会被每一年颇具分量的大型展览所包围。强大的宣传造势和艺术影响力令这些展览活动从巴黎延伸到世界。今年首当其冲的是委拉斯开兹(Vélasquez)巴黎大皇宫展览;当代艺术领域例如今年杰夫·昆斯(Jeff Koons)在蓬皮杜的展览等。我们向大众推荐的展览可以说是这些大型展览的分流,紧随巴黎艺术之都每一年的风向指标。这座城市为我们提供了开展艺术活动的富饶土壤,是无法被忽略的事实。
莫:除了每一年的大型展览之外,我们也不遗余力地推荐其他艺术展览活动。虽然我们不能越过这些指标性的大型展览,但是一些相对小众的展览,例如红房子艺术基金会(la Maison Rouge),和博物馆的收藏展览也经常被我们推荐给感兴趣的客人。我们也向客人推荐一些画廊参观和当代艺术机构的参观,例如东京宫(Palais de Tokyo)。这些推荐也使得我们不同于其他的艺术活动组织机构,因为不论是大型展览还是小众参观,我们都是将我们最喜爱的艺术展览活动用我们特有的方式展现给大众,并希望他们也能像我们一样在不断地探索中感受到艺术的美丽与真挚。
洛:就像我们刚才有提到的,当下是希望能够开拓我们的海外市场,吸引更多的外国客人。我们的双母语讲解服务人员从今年开始可以接待在巴黎旅行的5到6人小团组。对于这些小型团组,我们组织的参观活动会比以往的更具个性化和私人性。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也会大力发展为公司定制的私密艺术之夜活动。例如,我们曾经为空中客车公司组织了一场以“风景”为主题的艺术之夜晚会。原有的摄影“风景”主题是很传统的景观,但是摄影师们为了给予作品更当代化的特色,重新改良了作品,为其添加了很多当代艺术的创作元素。这项创新令当天的晚会妙趣横生,30余为员工在发现他们原以为的传统风景作品“大变样”了之后,纷纷拍手叫绝,愉快地接受了我们准备的这份惊喜。当晚,我们也安排了精致的鸡尾酒会,艺术与酒令在场的每一位员工满意而归,使得这场公司的私人聚会完美收官。
莫:可以说组织公司晚宴这种形式的活动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公司会对组织员工参观展览、画廊或者举办员工晚宴这些活动非常感兴趣。
艺:箴言&艺术作为艺术展览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者会为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推荐巴黎的展览场地以及提供其他的展览服务。例如在与巴黎双十画廊的合作中,有为中国的艺术家们推荐“科米纳艺术空间”作为展览场地。在这方面,箴言&艺术又是具备了怎样的特殊优势呢?
莫:我们推出为合作机构提供展览场地咨询以及其他的展览活动服务是基于近年来我们在组织艺术活动中所积累的与大众交流的经验。我们将为整个展览的场地选择、布置、作品解读和宣传推广提供全面的服务,并根据大众对艺术展览的需求来打造完美的作品呈现模式。例如和巴黎双十画廊的合作,通过对艺术家诉求的理解,我们选择了坐落于玛黑区,艺术氛围浓厚的“科米纳艺术空间”(Espace Commines)作为展览场地。无论是从面积、灯光、格局还是到地点、规格、影响力,它可以很好地烘托高品质艺术家的格调和品位,并同时能够完美展现艺术作品的特色。作为巴黎市内低调奢华的典范,“科米纳艺术空间”绝对是符合中国艺术家需求的首选。我们希望通过提供此项服务来增强我们的品质和信誉度,并提升我们品牌的认知度,并向更多的海外艺术家展现一个巴黎本土艺术活动组织公司的多种可能性。
艺:在与客人的接触中,你们总结的大多数客人的特征是什么?
莫:客人们多数对正在进行的展事感兴趣,大家希望参观的也大多是大型展览。不过客人们也对徜徉于巴黎的大街小巷十分感兴趣,很希望去探索巴黎的古建筑、古遗址。
洛:在巴黎探索文化古迹确实是特别吸引人,我们每个月都会推出这种类型的活动,大概占了我们推出的所有类型活动的20%。更准确地来说,这种走在巴黎老街区的探索之旅会令一个建筑或者一个街道都显得充满魅力。例如我们推出的一个巴黎20区的游览行程,起始于梅尼蒙街区(Ménilmontant)结束于沙罗纳老城(l’ancien village Charonne),即使是一位老巴黎人,都会在行程中发现从没走过的街道和从未见过的建筑。我们今年也顺势推出了针对探索巴黎教堂的行程。我们为客人提供每个月发掘一所教堂的活动,例如圣·叙尔皮斯教堂(Saint Sulpice)、圣·尤斯塔奇教堂(Saint Eustach)、圣·奥古斯丁教堂(Saint August)…….我们也推荐给客人游览拉丁区老城、玛黑区老城以及充满艺术气息的蒙马特艺术家村和圣日耳曼艺术区等特色的游览活动。
莫:在我们的客人中,也有一些只对当代艺术感兴趣的群体。虽然所占比例不多,但是我们仍旧尝试全力满足客人的需求。
洛:我们也会针对客人对当代艺术的需求而组织一系列当代艺术主题的活动。例如在这周,我们的一位合作讲师,尼古拉,就会对比利时当代艺术专门开讲授课。
艺:巴黎这一地理位置是否对于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关键?对于海外的艺术家而言,巴黎艺术之都的地位会为他们带来什么?
莫:是的,巴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里的文化艺术氛围是其他地点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卢浮宫作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是接待游客最多的博物馆;每一年新的博物馆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例如在2014年年末,路易威登基金会正式对外开放,同年毕加索博物馆也重新整修向公众开放……
洛:在巴黎,我们还会被每一年颇具分量的大型展览所包围。强大的宣传造势和艺术影响力令这些展览活动从巴黎延伸到世界。今年首当其冲的是委拉斯开兹(Vélasquez)巴黎大皇宫展览;当代艺术领域例如今年杰夫·昆斯(Jeff Koons)在蓬皮杜的展览等。我们向大众推荐的展览可以说是这些大型展览的分流,紧随巴黎艺术之都每一年的风向指标。这座城市为我们提供了开展艺术活动的富饶土壤,是无法被忽略的事实。
莫:除了每一年的大型展览之外,我们也不遗余力地推荐其他艺术展览活动。虽然我们不能越过这些指标性的大型展览,但是一些相对小众的展览,例如红房子艺术基金会(la Maison Rouge),和博物馆的收藏展览也经常被我们推荐给感兴趣的客人。我们也向客人推荐一些画廊参观和当代艺术机构的参观,例如东京宫(Palais de Tokyo)。这些推荐也使得我们不同于其他的艺术活动组织机构,因为不论是大型展览还是小众参观,我们都是将我们最喜爱的艺术展览活动用我们特有的方式展现给大众,并希望他们也能像我们一样在不断地探索中感受到艺术的美丽与真挚。